personality / 個性

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
什麼叫做了解一個人?
了解一個人的個性,知道他某些偏好,是否就是「了解」?
就算對某人的思想、背景不是很了解,只要混熟了,還是會對這個人有所認識,
通常我們會說:「他的個性就是這樣。」

當我們觀察一個人的行為,也就是分析他的選擇,
選A而不選B,直到我們認為資料庫足夠了,就會覺得他的選擇可以預測,
這一整套分析過程被稱之為「個性的了解」。

英文的「個性」是"personality",但我總覺得,在中文語脈中,
「個性」帶有決定性、命定的意味,也就是常說的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。」
這句話不見得只用在別人身上,時常可以發現,很多人會說自己的個性就是「這樣」。

我所認識的人,不見得都能理解我的想法,但是還是可以跟我溝通,
也對我有某種程度的了解,因為「個性」會被掌握。
可是這種理解我相當質疑,他們並沒有錯,因為他們對於自己可能也以這種方式認識。

這還不需要牽扯到拉岡所謂的「錯認」,這不是想像的問題,
而是更後/外面的大他者的問題。

認識的方式決定了認識的結果,以個性掌握一個人,將會造成想像上的錯認,
可是為什麼是這種方式呢?

我也會覺得自己了解某些人的個性,但是當我試圖判斷他們的行為時,
我不只會參考個性,還會思考他手中有哪些選項。
因為選項的發現與凝視有關,個性的確會左右個人的凝視,
但是有些人是可以進一步轉移、借用、擴展凝視,
也許終究會有盲點,可是沒有方法的人絕對只會被侷限在某種可選擇的凝視之中。

我想精神分析所分析的不只是個性,它的確著重於潛意識的研究,
而這有助於我們意識的拓展,至少我們知道有個「外邊」。

我需要被了解,但不只是個性的了解,那不是全部,那只是表層而不是命定,
然而這樣的要求似乎太多了,許多人擁抱的是個性而不是思考,
思考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重要,這個時代有什麼最不必要的,
我想就是思考吧。

Paul Auster, Moon Palace / 月宮

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
K向我推薦這本小說,看了簡介發現他是村上春樹曾翻譯的作家之一,
大家都知道村上喜歡美國文學。

這是一本很美國的小說,中文版在第一章前引用一句話:「沒有什麼嚇得到美國人。」
呼應了這本情節上荒誕巧妙的精雕之作。

一開始我挺喜歡主角Marco Fogg和女主角Kitty,
尤其是第一章主角在解釋自己的名字如何被同學嘲弄,
從Last name的諧音:Fag(男同志)、Frog(蛙),
到後來只需要First name的最後一個"o"就夠了:Dumbo、Jerko、Mumbo Jumbo


他以這種調侃自嘲的方式敘述著身為私生子的悲慘童年,
這本書的基調大概就是如此,總是有一種詼諧、諷刺,
Fogg第一場災難也是這樣面對,種種原因導致他完全沒錢,
他就去街上、中央公園當遊民,直到快掛了才剛好被朋友和愛慕他的Kitty所救。

這是整本書最重要的元素:失去與獲得,這兩個元素糾纏著Fogg一家人,
所有情節都是如此展開,莫名其妙的獲得一些什麼,然後莫名其妙地失去。
當然其中不免給人一種神秘主義的感覺,但我想最重要的是,1989完成的這本作品,
在美國,在那個年代,你可以很快地獲得一些什麼,也可能很快地失去什麼,
那是個充滿機會與神秘的年代,似乎在那時候每個人都有不可知的命運,
每個人都應該有冒險精神、挑戰極限。


相隔二十年不到,時代已經變了,這是個「獲得過頭」跟「失去過頭」的年代,
若你是獲得利益者或既得利益者,佔有絕對的優勢使你很難面臨失去;
若你是「失去的一群」,那麼未來可能還有無止盡、無底的失去在面對你。
M型化社會,不就是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社會嗎?

負債比失去一切還可怕,因為失去一切之後,
可能還有比「一切」更多的失去在未來等著,
這是一種會不斷剝奪獲得的失去,
或者更直接地說,負債扼殺了未來,讓人永遠停滯在失去,
那是一種列維納斯式的時間性,唯有死亡與新生才能跨向未來。


這本小說不同於村上偏重結構上的安排,而著重於情節的鋪陳,
算是相當精彩,只可惜我較不偏好巧妙情節,
雖然電影「頂尖對決」亦有巧妙情節,但他在結構上的安排、辯證的過程,
讓我比較感興趣。

不過這兩者不適合相比就是了。

遠離高雄

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
和「遠離非洲」不同的是,我真的要遠離高雄。
玩這個文字遊戲是因為,當初來到高雄就如同片名一樣,
是遠離(遠走)高雄,而現在得走了。

這裡不會是個令人留戀的地方,令人留戀的不是這裡的空間,
而是這裡的空氣。
叛逆的跑到這裡尋找自己,總算在將走之際,對自己稍有欣慰,
我和來這裡之前的我大大不同。

這一走雖是瀟灑中帶著一絲哀愁,看這連日的雨,
當年來到這裡也是連雨綿綿,還以為高雄不下雨的。

不是令人懷念的空間,卻有許多不可遺忘的人,
我一直是不會主動和朋友聯絡的人,不過我不一樣了。

這次要遠走的,依然不討喜的空間,我所嚮往之處離我尚遠,
等我踏出那一步,也許我就找到了,家鄉。

無家之人不會有鄉愁,有的必然是許多行囊、許多行走痕跡,
值得稱幸的是那一張張、如鬼魅般的,臉,將會持續糾纏,
稍稍可以抵擋無鄉的孤寂吧。

「捨彼而取此
抑或捨此而取彼
無法抗拒身處的世界
而將兩者都拋棄」

吉本隆明《反祈禱歌》
(出自「立食師列傳-自我否定的油渣冷麵的阿政」)

我不是自我否定之人,而是處在一個否定自我的世界,
所以我沒有拋棄兩者的動力,反祈禱正是我的祈禱,亦是我的反反祈禱。

尋找自我之旅最後的終點,就在「只是尋找自我過於天真」的當頭棒喝中,
暫時落幕。

感謝各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