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伯‧威爾森 X 魏海敏 X《歐蘭朵》

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
我從沒看過羅伯‧威爾森的戲,也沒看過魏海敏的演出;
歐蘭朵,我也只看過電影。甚至,直到開演前一刻,
我才知道原來這是齣獨角戲、魏海敏是鼎鼎大名的京劇名角;
羅伯‧威爾森,嗯,他就坐在我前面......
(後來我們被要求換位子,哼~如果沒換我就會好好問問羅伯:
What have you done?)

吳爾芙的這本小說非常瘋狂,不只是變女變男變變變,
書中也有許多「脫序」演出;電影中就時常有主角對著攝影機說話的鏡頭,
因為整個畫面並不很搞笑,所以效果很強烈,也就是很有「笑點」。
總之雖然我沒讀過原著,但身邊的朋友和我自己都很喜歡這部電影。

我必須承認我不喜歡這部戲,甚至我覺得它很有問題;
魏海敏獨撐兩小時不中斷的演出的確厲害,但這兩小時中讓我「入戲」的
時間卻很少,幾乎沒有......

羅伯‧威爾森所創立的是「意象劇場」,而他的名作《沙灘上的愛因斯坦》
則被譽為後現代主義劇場代表作。但我對他幾乎一無所知,
只能從《歐蘭朵》這部戲來剖析。

這並不是一部「感情流露」的戲,某種意義上來說,這是一個劇場機器;
所有的一切都是道具,包括開場前搭配聲聲巨響漸暗的燈光,
有如開場白前的開場白,帶觀眾進入劇場。

這也不是一部要你入戲的戲,它使觀者「中斷」而非耽溺在情感中,
演員依循著燈光與走位,一面演出表露心聲一面擔當旁白,
時而利用象徵性的道具、動作,時而唱出角色的情感。

目前為止已經出現不少問題;據說這場戲的燈光和走位和法語版一模一樣,
我想道具也差不多吧,可是魏海敏在戲中卻是半個京劇演員,有一些身段和
唱腔,甚至演出的節奏,取自於京劇(念、作、唱、打);
它保留部分京劇元素,但又可以明顯地看見西方劇場的元素
(動作、台詞、走位、道具......)

《歐蘭朵》不能以京劇方式演出嗎?或許可以,而問題在於這部戲的劇情、
情感很複雜,若以非情感的意象結構來演出,是否同樣重意象的京劇,
有點讓人混淆了感覺?
我是說,我以為京劇是個重感覺的戲劇,它有許多意象性的動作,
而「唱」的部分更是表露情感的重要方式。
也就是說,羅伯‧威爾森的「劇場意象」重的是情感嗎?或許不一定,
但在這場戲中,image相當混亂;如果意象有象徵性的意義,那是因為有
象徵結構讓我們能夠理解,而這部戲的結構並不明顯;
據說導演想傳達的是「孤獨」,然而我並未在戲中讀到孤獨。

京劇的意象和劇場的image肯定是不同的,而在這部戲中相互混淆,
不僅觀眾無法趕到感到力量,甚至削弱了原著的特點;獨白、旁白和歌唱混雜,
所以並不會有電影中「對著鏡頭說話」的跳tone效果。
(原著小說也有這類元素,但我必須說我沒讀過,無法舉例。)

跳tone是一種中斷,它必須以入戲當作前提;原本沈浸在戲中,
突然主角對著你說話,怪怪的感覺。

這部戲唯一讓我覺得「怪怪的」,就是「七億」。
我強烈地、強烈地懷疑這是不是羅伯的意思;當歐蘭朵變成女人,
她正苦思是否要嫁給富翁,
於是她說:「他的財產有三億、四億,不,是七億!」
全場一片笑聲。
我才恍然大悟,這是扁家洗錢梗!!!
OOXX...為什麼要加這一段呢?這個梗在戲中用了兩次,兩次都引起大笑,
我兩次都不知道該不該笑......我也不懂為什麼,但這個梗讓我覺得很low,
歐蘭朵跟洗錢案有什麼關係?啊!我想這是向原著致敬的跳tone梗吧!

京劇或其他傳統戲劇,偏重的是過程而不是情節,然而《歐蘭朵》是本
情節複雜的小說,兩個不搭嘎的要搞在一起並不是不行,可是當劇場中的
符號只能起象徵性作用而無結構,我不懂導演究竟想說什麼。

因為許多的uncanniness讓我懷疑羅伯到底做到多少導演工作?
除了走位和燈光;他是否用心處理過台詞、京劇身段的問題
(他應該不懂中文)?

「玩偶之家」是寫實的,整齣戲相當有整體性;莫努虛金重人味但勇於突破;
歐丁劇場既有人味又能掌握象徵元素,。但這齣戲到底要給出什麼我卻不清楚,
總不能說後現代就是讓人搞不懂吧?

這部戲的某個高潮,理論上,是魏海敏作詞作曲的一首歌,
描述歐蘭朵歷經漫長歲月,到了「現代」。
對於這首歌,我覺得有點,呃,糟糕。

羅伯‧威爾森 X 魏海敏 X《歐蘭朵》,搞出了一個四不像,
我不清楚這是不是導演想做的,但唯一讓我印象深刻的,
就是「七億」這個爛梗。「孤獨」是否是它的主題,我不知道。